RT3的上市為賽科龍在國內大踏板市場打下了堅固的基礎,從第一代發布至今,層出不窮的競爭對手有的動力比它更強、有的配置比它更高,卻依然沒有能撼動它位置的選手。
現在,賽科龍又推出了更便于城市使用的RT2,250cc級的排量與兩萬出頭的售價,讓它自公布售價那一刻開始,便收獲到國內廣大車友的擁簇。
有超高的性價比、有豐富的主流配置、有強大的售后體系,RT2是否能延續RT3的神話?這還要看它騎起來的實力究竟如何。
靜態圖解:
?:RT2外觀使用了新的設計語言,整體造型采用時下主流的跨界機甲風格,車身線條更加突出動感的同時,也增加了更多重量感。車身側面還有碳纖維飾板,為運動屬性多了一些點綴。
?:車身雖然看似很大,但實際軸距只有1400mm,根據官方所述,最小轉彎半徑僅2.25米,在城市中應用相當靈活。
?:頭燈采用鷹眼四透鏡LED燈,不僅是看著亮度高,實際使用場景的確相比沒有透鏡的車燈更聚光、亮度更好。
?:車頭擁有鳥嘴的設計,除了在造型上更貼合都市運動踏板的標識外,官方稱還能在高速行駛時為車頭提供一些下壓力。
?:車頭和車尾分別預留了行車記錄儀安裝位,可通過原廠選配記錄儀。
?:前風擋擁有手動解鎖無級調整,角度可在66°-70°之間切換,高度也擁有7cm的調整距離
?:通過旋鈕鑰匙門可開啟油箱加注口,油箱容積為12.6L,約可實現400公里左右的續航能力。
?:主副座椅采用一體式,駕駛座具有防滑工藝,整體填充物偏軟一些,乘坐感舒適。坐墊后方還原廠具備了貨架,方便增加尾箱等實用配件。
?:座桶空間可容納一頂全盔,內置USB充電接口和照明燈。
?:儀表采用大尺寸液晶屏,擁有三段亮度可以調節,內置功能均為常規行車信息。
?:RT2原廠標配無鑰匙通電功能,可通過旋鈕實現通電、開啟坐墊、開啟油箱鎖功能。
?:前置面板左右擁有兩個儲物格,因為防凍液加注口位置原因,右側的儲物格幾乎沒有儲物能力,左側格子內可容納一部屏幕6.1英寸左右的手機,內置USB充電接口。
?:前避震采用正立式,后避震采用液壓彈簧式雙減震,后期可選配原廠氣囊后減震。
?:前后采用盤式剎車,前輪單剎車盤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、后輪單剎車盤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。
?:前后采用多輻輪轂,前110/80-14、后140/60-13,搭配正新街道輪胎。
?:動力采用代號為SV250的247cc水冷單缸發動機,最大功率17千瓦、最大扭矩22.5牛米。
試駕感受:
?:在這次試駕量產版的RT2身上,在動力和操控屬性上都極大程度的保留了我曾在工程車上體驗過的“原汁原味”。
?:對于一臺250cc級的踏板,能擔負城市通勤的任務,動力不拖泥帶水或許就能滿足很多人的需求,如果它再能擁有驚人的加速和隨心所欲的操控,你會不會心動?
?:現實是RT2就是很多人的夢中車,在賬面參數上它在同級中雖不是最強的,但要結合車身重量和動力程序的實際感受,初段的動力打破以往大家對250cc踏板的認知,如果在起步階段把油門擰到底,敏感的動力會突然拖著往前走,對于老司機來講這股動力或許算不上很刺激,但的確夠“躥”,如果是剛接觸摩托車的初學者,這一把油絕對夠嚇一跳。
?:當然,動力如果太過積極,也對駕駛技術有更高要求。而輕輕擰動RT2的油門時,動力響應依然迅速,但體感的加速就像一臺125cc的踏板一樣平順,慢速跟車時更容易找到節奏。有時路過通暢路況,反而想慢慢享受這份寧靜,因為知道,只要想快,RT2一定不會慢。
?:不只是動力上的優勢,RT2整體的操控也猶如小踏板一樣靈巧,雖然車身外觀營造的重量感較足,可在彎道里它的輕盈程度更像是一輛小車,車把的高度和角度設定,都極大的讓轉向變成一件輕松的事,另外,它的軸距只有1.4米,如此結合起來,并不會有任何沉重感。
?:在舒適性方面,車在直立時慢速的通過坑洼路或是減速帶比較多的路段時,并不需要刻意減速,避震的壓縮回彈速度都很緩和,途中遇到很深的坑,經過時車身的顛簸感遠沒有心里預想的那么大,作為城市通勤,這套避震的調校也合適。
?:乘坐體驗方面,分別體驗了前后座,坐墊的填充物偏軟,長時間在市區騎行也并不覺得坐墊硬,另外還能將腿伸直,對于長腿騎士也相當輕松。
?:身高170cm,將風擋升至最高后,雖然不如大風擋有明顯的阻風效果,但胸口基本無風,氣流順著頭盔下沿流走,脖子會微微感到一些風吹過,冬天騎行時需要戴個脖套,如果身高180cm左右的騎士,胸口的風阻感可能會多一些。
對于騎過或是沒騎過的人,賽科龍RT2的出現都讓人感到驚嘆,兩萬出頭的售價足夠讓此前的同級競品為之一振,實際的駕控體驗不輸給售價更高的越級產品。
雖然它現在是賽科龍RT系列的入門級車型,但無論從制造還是研發都體現了賽科龍的真材實料,它并不是為了打開國內250cc級踏板市場所誕生,而是真正讓消費者感到好騎所誕生。
還木有評論哦,快來搶沙發吧~